王后雄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武汉 430079)
作者简介:王后雄,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考试与评价。
2014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并为顺利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出台了一系列的外部保障政策,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加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组织管理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能成为“卓越教师”提供了外在的保障和支持条件,而广大中小学教师是否能真正成为“卓越教师”关键还在于加强自身的各项修炼。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广大中小学教师只有把握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发扬努力、勤奋、刻苦、奋发的上进精神, 并通过自身的学习、研修、磨炼、实践才能最终走向“卓越教师”之路。那么,在成为一名“卓越教师”之前, 到底需要进行哪些修炼呢?
第一项修炼:“学生中心”法则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上的好教师应该主要关注教学设计、班级管理和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问题。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观点,是因为这些教师的课堂仍然建立在“如何方便自己的教学”的基础之上,课堂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显然, 这样的观点与当今“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相违背的。所谓学生中心就是教师在课前准备教学设计、课中实施教学设计以及课后评价教学时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建立在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即教师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要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教学的起点就应该用学生关心的、想知道的或他们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来讲课,而不是一开始就展示课程、数据、概念和理论这些无味的东西,即要从学生本身而不是从学科出发。必须将知识纳入有意义的情景中,体现教学的“人性化”和“亲和力”。从学生已有生活的经验出发,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作为教学的起点。
第二项修炼:“主动靠近”法则
据调查表明,真正的“卓越教师”往往在“主动靠近”法则中都有其独特的方法。“主动靠近”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靠近学生,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和学习成就体验低的学生;二是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要靠近学生,这些知识既不能是超出学生现有理解水平的知识,也不能是那些学生轻易就可以掌握的知识,而应该是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知识。教师的教学生活应具有一种主动走向学生,向学生靠近的姿态与倾向,不能只是静静地“站在远处”等候学生的靠近,而必须主动“走向”学生, 实现知识的“活化”和“生命化”。要做到这一点,教学必须是开放的,这就意味着要消除知识的冷漠外壳,破除知识的边界,为学生进入知识并与知识对话铺设多样的路径。向学生靠近,知识与学生的对话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教学就会形成一种将学习者“卷入”其中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突出知识的心理形式,努力建立起融洽的教学“心理场”,提高教学的“亲和力”。
第三项修炼:“优选教法”法则
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如何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成功时的积极心理体验,设法帮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并以此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责任。这种教学责任既体现在教师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岗位责任上,也体现在教师要对他人(学生) 和社会(家庭、学校、社会)履行的职责上———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为此,教师就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依据所在学校总体的教学条件,在众多教学方法中选择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即优选教法。教师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想学习、能够学习, 通过优选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形成优势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活化”的高级知识,即能够发生迁移、不容易遗忘、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知识体系。反之,如果教师因为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或是不符合“学情”,导致学生不想学习,甚至厌恶学习,这样的教学将会是最失败的教学。
第四项修炼:“关注全体”法则
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学习中去,是教师在努力成为卓越教师之路上的应有追求。教师的“教”在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学生永远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因此,最富有感染力的教师绝不只是把目光放在某几个他(她)喜爱或课堂上离他(她)距离近的几位优等学生身上,在大教室里,他(她) 随时会把目光与问题放在教室后面或角落里的学生,以及“纪律失常”的学困生身上,并通过洞察与行为改变课堂上处于“不利”地位学生的困境,唤醒他们沉睡的意识。真正的卓越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为了有效地实施教学设计,也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而是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是不是能够接受自己的讲课,能不能理解所讲的内容,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在自己的导演下认真地“表演”了;在课堂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表情和心理;能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业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与提高,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第五项修炼:“理解而教”法则
30年前,在欧美兴起了一场“为理解而教”的教育运动,旨在解决课堂教学中“机械式” “填鸭式”的知识传授问题。2006年,有学者将“为理解而教”的教学理念引进中国,并在多个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就是“为理解而教”,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学过的知识点,学生在需要时能够进行知识复述,或是通过他们的教学能帮助学生通过考试等。虽然这些教师都宣称自己的教学是建立在促进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但是他们在实际课堂上进行的却是“非理解”的教学。那么,什么是“为理解而教”?它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教师的教学如何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实,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能够使知识在大脑中长期存留。即使出现短时期的遗忘,学生也可以通过已有的相关知识体系,推理出短期遗忘的知识点,从而加深理解与记忆。这种知识就是高级知识和内化知识。教师从学生如何理解知识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方式就是真正的“为理解而教”。
第六项修炼:“反思自我”法则
最卓越的教师如果面临教学失败时,不是把失败归因于学生的不认真、不付出或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过错。相反,他们总是从“我没有做到位”的角度来反思自我,探寻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发掘问题的根源所在。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努力做到四个“善于”:一是要善于调查和咨询,从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二是要善于诊断学生的学习起点能力,即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之前就应该清楚地知道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准备水平,确保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要的起点能力;三是要善于调整教学策略,根据新知识的表征形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偏好以及环境场所特征、教学条件等来选择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四是要善于在教学反馈落实上下功夫,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短板。教师可以通过诊断测验、平时作业批改和提问等方式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及时给学生反馈学习信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在学习中犯的错误。
第七项修炼:“成功考试”法则
考试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其目的在于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师生为有效的课堂学习做出更多的努力。也就是说,考试绝不成能为排定名次和奖罚学生的手段,而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教与学的质量,期待学生成功的方式。教师千万不能把考试当作一种投机行为,让学生挖空心思去预测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问题。最明智的做法是:给出考试范围—提供模拟样题—训练与评阅—充分准备—让绝大多数学生成功,把考试变成一种激励与期待,并且帮助学生继续学习,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失败的考试”将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体验,容易导致学生情绪消沉、意志低迷,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对学习的信心。考试不能成为伤害学生自信心的刽子手。“成功”的考试绝不只是那些优等生的特权,也不是只照顾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业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让那些处于教学边缘的弱势群体——— “学困生”也能享受到学习上的成功,真正让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回归到教师的课堂。通过将美好的期待与成功的自信相结合,教师一定会创造出教学的神话。
第八项修炼:“投入正比”法则
卓越教师之所以能成为“卓越教师”,并不是因为他(她)先天就具有那种优秀或超人的素质,每一位卓越教师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成功秘诀:比普通教师在教学上倾注更多的时间和心血。他们精心组织教学设计,与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后愿意抽出更多宝贵的时间去辅导那些所谓的“后进生”,通过作业分析、解题诊断和反馈跟踪等手段详细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探寻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综合发现,每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卓越教师原来也是后天培养的。但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不少教师会被外在的假象所蒙蔽。他们可能只看到那些卓越教师不断地在忙于各种各样的行政性事务,如应付上级分配的管理任务,撰写各种总结和学习笔记,负责召开各种教学会议,要外出听课, 反思自己的工作等,并容易简单地做出结论:这些卓越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投入的时间远远少于普通教师。但事实证明,卓越教师在时间的分配与管理上更加有效,他们知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高效地完成工作,在教学上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会比普通教师多出很多。
第九项修炼:“批评艺术”法则
赏识和表扬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缺乏管理和控制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高效的,没有批评和惩罚教育会导致学生人格的异化。批评是一个较为敏感的教育手段,哪怕是轻微的批评,都不会如赞扬那般让人感到舒服。虽然教师对学生的批评都带有某种“善意”,想帮助学生改正某方面的错误,但经常由于措辞不当,导致学生产生怨恨心理,甚至导致师生关系破裂,更谈不上实现通过批评来教育学生的目的。所以,批评不仅是一种武器, 而且还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批评和惩罚并非只要满足某些既定条件即可得到某种确定的结果,而更多地取决于一些微妙的,甚至难以言表的感应和领悟,特别要注重对批评对象、时机、场合和方式的选择。教师只有巧妙地运用批评和惩罚,才能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使学生幡然悔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使之改过自新,批评与惩罚有效性的唯一原则是:以博大的爱为基础,在尊重与赏识的基础上妥善运用批评与惩罚的手段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并用教师的智慧去对学生施加“爱”。如果运用不当,造成对学生心灵的伤害,只会导致学生的排斥。
第十项修炼:“借用外力”法则
俗话说:“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众人之明。”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何况教师承担着指导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实现学习目标的任务,肩负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与和谐发展的使命,事无巨细未必是优秀的教师,但卓越的教师一定会善于借助他人之智,通过他人的帮助实现自身的成长。“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善假于物”的精神值得教师借鉴,也就是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总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对于自身的不足,要善于借助外力来实现自我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做到:一是学习优秀教师的成果经验,深入课堂汲取真经;二是主动邀请名师为自己的教学把脉,找准自己的真正弱项;三是找到自己的教学优势,寻找实现高效教学之路。
——注:本文原载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教师教育论坛》杂志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