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敏
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
江苏省 昆山市
215300
摘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学识,开拓其视野,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更能使得中学生写作能力得以提高。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学校学生阅读情况,探讨了培养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策略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原因分析
1 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笔者对我校(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进行了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及访谈,共发放问卷330份,有效问卷301份。通过调查和访谈,对我校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有了大致了解。
调查结果如下:
平均每月课外阅读时间总量 |
0-4小时 |
5-8小时 |
9-12小时 |
12小时以上 |
20% |
58% |
19% |
3% | |
所读课外书的类型 |
经典名著 |
趣味小说 |
科普读物 |
休闲杂志 |
18% |
65% |
6% |
11% | |
阅读的兴趣及动机 |
提高成绩 |
趣味需要 |
消遣时间 |
社交需要 |
12% |
18% |
62% |
8% |
在访谈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表明课业压力太大,没有固定且充裕的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在课后阅读很难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习惯。较多同学表明课外阅读的内容大多会选择老师要求的考试必读名著,但因内容枯燥半途而废,能读完的大多是休闲趣味的一些小说,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倾向于如今的“快餐”文学而忽略了文学经典。同时,很多同学表明课外阅读很容易被其他娱乐项目代替,缺乏阅读动机。
以我校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为例,从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来看,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能总结为:没时间、没动力、没兴趣。
2 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原因分析
2.1 初中生自身内在原因
如今网络信息阅读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多媒体阅读方式逐渐取代了单一的文本阅读,对如今的教育教学以及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课外阅读的影响。
网上社交聊天、网络游戏成为当今学生消遣休闲时光的主要方式,且对其很有吸引力。并且学生对影像阅读十分依赖,这一种直观的视觉感受会让初中生觉得趣味横生,北师大郑国民教授也指出,影像阅读“严重冲击了读者在字里行间所能获得的体验、产生的想象,更严峻的后果是一些人逐渐养成了不喜欢阅读文本的习惯。”1
2.2 社会、家庭等外部原因
在电子阅读占主导的社会习惯之下,再让每一个人手捧书本来阅读已经是不现实的,已形成“全民”阅读危机。电子阅读所带来的阅读方式是“浅阅读”,无法深入思考。家庭中家长是否阅读也影响着学生能否养成阅读习惯,家长在家并没有领头做好阅读的榜样,并没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
二、中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
1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来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新兴科学。它主要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2
积极心理学以积极人格特质为建立基础,主要研究积极主观的情绪体验以及积极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2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2.1 建立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因此积极心理学建立的基础是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形成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激发、强化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从而使得某种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并且认为培养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最佳的办法就是增强个人的积极情绪体验。
初中生如今阅读兴趣的缺失不仅来源于网络新媒体的诱惑,还来源于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心理忽略。文本阅读方式传统,且花费时间较长,如今急功近利的学生觉得文本阅读没有任何意义,并且阅读后得到的他人反馈也较少,逐渐就将课外文本阅读抛之脑后。
首先,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给予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阅读感受的机会,并让有所共鸣的学生进行点评补充,加以反馈。这样的过程能给以学生自己能够胜任此活动的心理暗示,并且在他人积极反馈以及教师鼓励表扬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积极情感补充,从而形成正强化的效果,进而形成乐观性的文本阅读风格,使得学生能够接受这一活动方式,慢慢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
其次,可以开设读书漂流卡活动。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制作丰富多彩的读书漂流卡,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然后把卡片夹在书中,将书放在班级的图书角中传阅。漂流卡片上丰富的图文能激发学生阅读卡片的欲望,如若有所感触,那就能激发学生阅读该本书的兴趣。在学生相互竞争向上的积极心理的作用下和漂流卡片的积累下,学生心理需要中的“交往”需要就可以从这种卡片交换中满足,从而增强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自主体验能力。
2.2 创设积极主观体验
阅读兴趣的激发除了先天学习和好奇的本性影响之外,就是靠后天正面强化刺激。
学校可以在文本阅读交流之后,开设基于阅读文本的舞台剧表演平台,让学生通过改写经典成剧本的方式重塑文本阅读结构,通过舞台表演亲身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以这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给学生创设积极主观的阅读体验。
在舞台剧表演前,可以通过海报等形式加大其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来体验如此的艺术形式,并且在观演后请观演学生点评鼓励,两者都能得到积极的主观体验。同时可以调查学生期望所看到的观演类型及观演主题,从而让学生在基于文本的阅读形式重组中得到满足、满意等积极的主观体验。
2.3 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
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孩子的周围环境和周围人群提供积极影响的情况下,孩子就朝着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与之相反,当以父母、教师等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感受,或者孩子被一定标准框定下才能给予正面刺激的话,那么这一些孩子就容易朝着不健康的情感、行为发展方向发展。
第一,推广“书香校园”活动。校园作为初中生活动时间最长的地点,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是极其重要的。学校首先要注重学校书香文化布置,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现有图书资源;其次利用学校新媒体渠道,在LED屏幕上打出宣传标语及阅读推荐,结合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信息推送,不断加重阅读在师生、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其次,开展丰富多元的阅读活动,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如校级征文活动、校级的专题阅读活动等。最后,可以发动教师带头阅读,开设教师阅读分享会来分享教师的阅读体验。
第二,落实“书香家庭”的创设计划。家庭环境能对学生的素养和习惯潜移默化,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并创设一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中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能力。在家,家长带头阅读,示范阅读,家长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思考,无疑能营造一个极好的阅读氛围。家长要肯定课外阅读这种方式,并且在学生主观接受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本。家长可以在咨询老师等教学者的前提下,在家跟孩子一同进行强化阅读的训练,如精读、略读、快速浏览等方式,并且鼓励在家长面前独立自主地表达自己对于文本阅读后的个性化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积极的个性体验。
三、总结
基于文本的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极为重要,在当今“快餐阅读”风行的社会环境下,还原本真捧着书本阅读的方式更为重要。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可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自主性、胜任和交往三个方面满足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建立积极的人格特质;通过创设积极的主观体验来获取积极情绪,从而促成阅读习惯的培养;推广并落实“书香”环境的创设计划来为学生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希望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积极阅读、善于阅读的优秀品质,从而有利于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动力,为终身阅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国民. 阅读经典,诵读诗文——一个需要充分重视的教育和社会话题【N】. 人民日报,2003-7-20(7).
2) Alan Car.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第2版).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9:序.
3) 张倩,郑涌.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 心理学探新,2003(3).
4) Seligman M E P, Csikszentmihalyi M. Postive psycholopy: an introduction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1): 5-1.
5) 官群,孟万金, John Keller. 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 中国特殊教育, 2009(4):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