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慧-阅读摘编
刘晓芬
刘道玉在《论学习的本质特征与目的》(载《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三期)一文中指出,在面对学习化社会的时代,我们必须摒弃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的传统思想,提出了“学以致慧”的新时代的学习观,从而试受教育者的智慧得以做充分的展现。在阐述“学以致慧”的学习观之前,正文先就何为学习,学习的目的等概念进行了阐述。作者结合了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心理学对学习本质的定义,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感知、复习和记忆。那么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纵观东西方的学习观是不同的,中国的学校教育强调的是“学以致用”,而西方的教育则认为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知”。然而无论是“学以致用”还是“学以致知”都没有涉及到学习的本质。作者提出“学以致慧”才是我们当下应当提倡的新的学习观。学习是为了获得隐藏在知识后面的智慧,只有拥有智慧的人才能够创建伟业。作者由此提出了三个观点来论述如何增进人的智慧:1、方法比知识重要;2、智慧比文凭重要;3、汗水比灵感重要。
作者认为现阶段中国的教育局限于传授知识,而不是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学习的本质,树立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一旦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能够自己搜寻更有用的知识。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作者提出的新的课程体系的三个原则:一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二是方法与知识学习相结合;三是文理兼通,全面发展,各有侧重。
同时,作者认为智慧比文凭更重要。对于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来说,他们向来对此是不屑一顾的,而对于能力低下的人来说,文凭却是一张身份证或者护身符。虽然对这一观点我并不完全赞同,例如,我认为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有含金量的文凭也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不过,对于作者阐述的,不仅仅以文凭去衡量、招收人才,我深表赞同。在人才的培养上,作者认为应当注重培养人才的智慧。智慧分为固有智慧和悟得智慧,前者主要表现为先天的禀赋或者是本能。而后者是通过自己的心智运动来获得。作者认为,从智慧的开发来说,悟得智慧最重要,只要进入到悟性境界,人人都能够获得智慧。那么怎么获得智慧呢?作者认为有三个途径:第一是反思索源,认知玩物的真理。第二是静修心悟,获取知识背后的智慧。第三是开展娱乐活动,从娱乐中获得智慧。
同时,作者还提出汗水比灵感重要。我们虽然赞同灵感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不得不承认,所有的灵感都基于汗水的付出。作者认为汗水比灵感重要,是因为灵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灵感需要汗水来滋润,没有长期实践的积累,灵感是不会从天而降的。
最后,作者告诫每一个正在求学的青少年,都必须认清学习的本质和目的,进入最佳学习的境界,着力培育自己的悟性,逐步达到“学以致慧”的地步,同时又要发扬刻苦严谨的学风。
论学习的本质特征与目-阅读摘编
夏宇薇
刘道玉在文中的核心观点是在面对学习化社会的时代,必须摒弃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的传统思想,重新构建“学以致慧”的新学习观,使受教育者的智慧得以最充分地展现,以应对日新月异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并从根本上拯救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我觉得在我们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如此,不单单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会举一反三,掌握方法比死的知识更为重要。
刘道玉全文以三个小标题:1.方法比知识重要2.智慧比文凭重要3.汗水比灵感重要 展开全文,以一种劝说式的方式娓娓道来,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及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认为每一个正在求学的青少年,都必须认清学习的本质和目的,进入最佳学习的境界,着力培育自己的悟性,逐步达到 “ 学以致慧”的地步,同时又要发扬刻苦严谨的学风。一定要纠正文凭至上主义和以学位高低论英雄的错误思想,撕掉虚荣心的伪装,做一个求实求真的学习者。如果做到了这些,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和有所创造和有所作为的人。我觉得这对我们的平常教学包括学生学习都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不为成绩,不以文凭论英雄,尽量避免一切以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训练 ,学生包括学生家长也应该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对待考试和成绩。
美育为什么重要-阅读摘编
浦怡文
陈平老师在《美育为什么重要———基础教育中美育的价值和实现途径》一文中提到学校美育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成为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那么为什么在基础教育阶段中,美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呢?文章从史前谈起,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中绘制的野牛等动物是先辈用来教育后代如何捕猎的。所以说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美育与教育几乎难以分舍。有学者通过对史前文明的作品进行分析,认为美术起源于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因此美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时代发展,让社会变得越来越文明,越是文明的社会就越离不开美育。今天的美育,是要让人们的生活更有品质,是要让人们更有创新精神、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众所周知美育是重要的,但是要达成美育的目标,则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渠道,需要我们去努力,需要关注以下的一些问题。如帮助学生寻找打开艺术殿堂的密码,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指导,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索打开艺术殿堂的密码;如在体验、思辨及对话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诸多方面得到发展;如培养学生始终以好奇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好奇产生美。十多岁的孩子处在童话般王国中,好奇、幻想、探求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环境,一个能激发他们想象力、发挥他们创造力的自由发展的环境;如艺术教育要抛弃以评比考试为主的评价,重视表现性、情景性评价。艺术教育要重视表现性、情景性评估,这也是由基础教育及艺术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注重美育,从美育的角度入手,通过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给青少年一个全面发展的未来。
美育为什么重要--阅读摘编
徐辰娅
陈平在《美育为什么重要——基础教育中美育的价值和实现途径》一文中指出,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发布。学校美育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成为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陈平还指出以艺术教育为主要载体的美育,不仅仅给学生学校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欣赏美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类教育史上,美育和教育几乎难以分舍。有学者通过对史前文明的作品分析,认为美术起源于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美育在教育中的价值及意义。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提出了“里仁为美”,强调美善共生,美与德是高度统一的。完美的人生,和美的境界,成为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努力追求的理想生活。在中国,第一次把美育放在学校教育目标中的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1906年,王国维发表了著名的文章《论教育之宗旨》,提出教育宗旨在于培养能力全面、和谐发展的“完全之人物”,将教育分为智育、德育、美育三部分。美育,无论是几千年前的中国文化中,还是在近现代的中小学教育中,都是作为人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肩负着培养人、发展人的历史使命。21世纪的学习是紧紧依托互联网及云技术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更需要设计、想象、创造和艺术表现能力。
在一个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可能更重视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应该向青少年提供一切可能的美学、艺术、体育、科学、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发现和实验机会。艺术和诗歌应该在学校里重新占有重要的地位。
时代需要巨人,然而巨人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拥有艺术素养,很多科学巨人更是如此。李政道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以乔布斯为例。乔布斯的成功更多的是得益于他自己所拥有的“艺术”气质及创新品质。乔布斯认为:“好产品”一定是让人心动的、能够触及人的心灵的;一定是美的、超乎人们想象的。这些 “让人心动” “触 及心灵”“美”“超乎想象”等,无一不是对一件伟大艺术品的追求及要求。事实上,乔布斯用心打造的每一件产品,都堪称杰出的 “艺术品”。可以说,乔布斯的成功是“艺 术家”打败了“资本家”。要是说他有什么“原始积累”的话,这个“原始积累”就是他的艺术家的品质。所以说,审美力就是一种竞争力。
习惯养成-阅读摘编
潘丽岑
朱永新在《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一文中指出,习惯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可塑性,习惯都是后天造就的。二是稳定性。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三是自动性,是在无意识中自动自发地完成处理相关事宜。四是双向性。一方面,许多习惯深深扎根于所处的环境;另一方面,主动养成习惯也能够影响甚至改变环境。五是有序性。习惯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有序存在。习惯养成从实质上看,帮助人们建立起一套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动运转的系统,从而整理、规划、巩固、提升生活与生命,使生活变得有序,使生命变得和谐。新教育秉承着鲜明的行动哲学和田野精神,正式推出了以培养良好习惯为主要目标的新教育“每月一事”项目,它就是:1月,吃饭——节约的主题;2月,走路——规则的主题;3月,种树——公益的主题;4月,踏青——自然的主题;5月,扫地——劳动的主题;6月,唱歌——艺术的主题;6月,玩球——健身的主题;8月,微笑——交往的主题;9月, 阅读——求知的主题;10月,家书——感恩的主题;11月,演说——自信的主题;12月,日记——自省的主题。通过“每月一事”项目全方位地覆盖家庭和学校生活,让人格在习惯养成中逐步发展,让生活在人格发展中幸福完整。
习惯养成异常重要,从个体成长看,良好习惯是创造幸福完整生活的重要保障;从教育历史看,注重习惯养成是中外教育共同的优良传统;从教育目标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从教育改革看,注重习惯养成是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朝向;从社会环境看,良好习惯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从文明进程看,良好的习惯渐变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阶梯。养成新习惯,要通过澄清价值、设定目标、制订计划、有效执行、相应奖惩、悦纳坚持等。
我们用“习惯”一词,希望强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希望以习惯倒逼素养的落实,以外在结果倒推内涵培育。我们希望把内在的难以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以培养的“习惯”,变成具体的“每月一事”项目,通过一个个可操作实施的课程,养成人的第二天性,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人格,创造幸福完整的人生。一个孩子,只有把良好而全面的习惯作为终身持续发展的动力,才可能这样长大。
心盛的应用及未来—阅读摘编
杨柳依
苗元江指出,心盛是指一种心理健康高度完善的表征,是处于高度幸福状态的积极心理健康。
苗元江认为积极健康最早关注的是风险因素,早期的很多研究偏向于消极,近期,才开始关注人类幸福问题,心盛理论对积极健康的研究举足轻重。当前美国积极健康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其他社会变量与健康、长寿联系的证据;2.目的和意义-目的、意义与健康和长寿联系的证据;3.优势、成绩、成就和敬业感-优势相关变量与健康、长寿联系的证据;4.测量-什么量表可以和主观幸福感一样评估上面提到的概念,有什么好的项目帮助我们发展心盛测量。
苗元江发现积极情绪和干预能够缓冲抑郁和焦虑,起到恢复的作用。然而神经系统科学的重要研究大多是对不良影响的研究,例如:疾病,功能紊乱和压力创伤等,为改变这一现象,积极神经系统科学的网络得以建立。赛格里曼教授于2008年建立了积极神经系统科学项目,从以利他主义的生物学到大脑积极干预的效果为基点,他们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了。
苗元江定义的积极教育是传统知识教育和幸福教育的结合。由于全球范围内的抑郁症发病率升高,而积极情绪与学习之间的协同作用表现明显,苗元江认为应该在学校教授幸福技能,幸福技能能够使得抵抗力和恢复力得到提升。
自由学习-阅读摘编
陆凤娇
张先彬在《自由学习: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之策略》(载《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一文中指出:适合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理想状态是自由,学生面对的永远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他们有一种不断发现的冲动和渴望,去探索和思考他们所不知道的世界。这样的好奇和探索热情是他们的天性所在,也是他们的基本权利。教育应该给孩子一个开阔的成长空间,为他们创设自由成长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引领自己”,不断走进自己所选择的未知天地去探索;鼓励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不断重新认识自己,成为独特的自己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校的生活应该积极倡导自由学习的环境、自由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和学生的内在动机结合起来,使之趣味盎然、富有意义。
张先彬还指出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操作策略是自由学习,。知识环境的潜移默化可以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推动学生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好奇时,就形成了学习的内驱力。这时,教师在积极鼓励学生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有意义的事物进行探究。学生在探究中学生不断获得的新发现又触发新联想,形成新的内驱力。如此循环往复,教师就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开展了自由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是支撑学生创造素养生成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表现欲给予正确对待和引导,是升华学生兴趣与自信心的有效措施。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个性、展现生命智慧的舞台,开展基于表现的展示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索、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校本选修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来开展基于选择的引领学习模式探究。学校根据学习内容设置各个相对固定的学习场所,开展不同方式的自由学习,把活动的时间定为周二和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涉及的内容包括科学实验、模具制作、机器人、手工、小实验、书法、跆拳道等多个项目。学生的学习通过游戏、活动进行,学习效果也以游戏、活动的形态呈现。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更注重个性化、情景化,注重标准的差异性、方法的多样性、价值的多元性、过程的生成性和作用的激励性。这样的学习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权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内驱力,让他们享受着一种“自己选择且引领自己”的学习自由。约定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及具有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运用约定学习本质上是组织学习经验的一种改变方式,它是以过程性计划取代内容性计划,强调学习者如何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内容。
自由学习: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之策略-阅读摘编
吴思慧
素养的生成与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创新应该是基于精神与思想的自由,只有有了学生精神、思想、时间与空间的解放,才可能有学生创新长。
自由学习的形式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我国课程改革综合化、活动化、生活化的趋势相吻合,对我国在中小学开展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有借鉴价值。学校应致力于建构宽松和谐的教育场,尽最大可能丰富课程资源。以下措施可作参考:
(一)建构自由学习知识的环境教育场。有利于:1、促进思考;2、激发探究;3、倡导合作; 4、有效互动。
(二)建构自由展示的学习平台。学校要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个性、展现生命智慧的舞台,开展基于表现的展示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索、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建构自由选择的引领学习机制。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校本选修课程,让学生自
由选择学习内容来开展基于选择的引领学习模式探究。
(四)建构约定式的自由学习机制。运用约定学习本质上是组织学习经验的一种改变方式,它是以过程性计划取代内容性计划,强调学习者如何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内容。
“心盛”研究述评 -阅读摘编
周励婕
积极心理学中心理健康的模式涉及三种,其中一种“把心理健康看成是不仅没有心理疾病,并且心理功能处于完善状态”,其中就包括心盛理论。心盛是指一种完全、高度心理健康的表征,是积极心理健康的一种高度幸福状态。对于心盛一词的概念,Keyes认为是一种个体对待生活充满积极情感,心理和社会功能完好的状态;而Frederickson and Losada则认为心盛是“生活在人类最佳功能范围内,即善良,繁殖,生长和心理弹性”。
文章认为,心盛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心理健康发展的历程分为“心盛”、“心常”、“心衰”与“心病”四个切点阶段,其中“心盛”为高度心理健康,“心常”为中度心理健康,“心衰”为高危人群,而“心病”为重郁症者。
赛格里曼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是幸福,而幸福测量的标准则是心盛。辛福感的五个核心因素是:积极情绪,沉浸体验,人际关系,人生意义和自我实现。积极情绪可通过日期重建法测量技术和体验取样法来测量。沉浸体验则可以通过体验取样法和沉浸体验量表来测量。Steger, Frazier, Oishi, and Kaler's的生命意义问卷不仅测量了意义的主观存在还测量了意义的主观探索。世界健康组织生活质量量表、新经济基金的国民幸福项目(等均整合了积极人际关系项目。《新经济基金的国民幸福项目》、Ryff 的《心理幸福感量表》中均包含自我实现项目测量。
心盛在积极健康、积极神经科学、积极教育、积极心理疗法起到着重要作用。作者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是心理的繁荣昌盛,是最佳体验、最佳功能以及社会和谐,是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全面繁荣。”
驳台湾自古无主地论-阅读摘编
唐云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英三国联合签署了《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就台湾的法律归属做出了明确的约定,即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满洲、台湾及澎湖列岛自应归还中国,并作为日本投降的必须实施的条件之一在《日本投降条款》中为日本政府所接受。台湾的法律地位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权属也非常明确,中国是唯一对台湾拥有合法领土主权的国家。但是,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和“铁幕的拉下”,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刻意模糊已经明确了的台湾法律地位。1951年《旧金山和约》的缔结及美国政府的曲意解读导致台湾法律地位出现了所谓的“争议”,由此可见,台湾问题实是美国政府出于现实政治而一手炮制,只不过现在又成为了台独分子谋求“法理台独”的借口。
“法理台独”主要体现为“台湾地位未决论”和“国家实体论”两种主张。一种“台独”观点认为,台湾自古就是无主地,从未属于中国。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为:第一,台湾在1887年才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而到1895年被割让给日本,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只有短短的8年;第二,1887到1895年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是一个对中国的“外国占领者”;第三,中国自古就没有对台湾进行有效的统治。“自古无主地”论试图证明:既然台湾从未属于中国,那么中国现在也就不能对台湾行使主权。稍有历史常识的国际法学者都会认为,“自古无主地”论是十分荒谬的。第一,是否设立行省与某一领土是否属于一个国家没有必然联系,史料表明,至少自1683年清朝政府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政府在台湾设“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中国政府就将台湾纳入了主权管辖范围之内,因此到1895年止,中国对台湾的有效统治至少持续了211年,这一事实不会因为是否设立行省而改变。第二,满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的一支,其推翻明朝政府,对中国进行统治,以国际法观之只是政府的更迭,而不存在所谓的“外国占领者”问题。第三,清朝政府根据《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行为,在国际法上为行使领土处分权,这也反证了台湾及澎湖列岛本属中国领土。由于“自古无主地”论无视历史,缺乏基本的事实依据,因此这种论调即便在台独阵营内部亦鲜有认可。
中小学幸福观教育-阅读摘编
沈洁
郭颖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小学幸福观教育》 (载《教学与管理》,2014 年 9 月)一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美好品质和心灵”的科学,也被称为“帮助人类发挥潜能和获得幸福的科学”,它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生活。
教育是对幸福的追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将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念用于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国内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开始出现了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的局面。秦志勇在《如何引导加强“幸福观”》中认为,帮助中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幸福观”,要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素质教育及励志教育。代玉启在《现今青少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研讨》、《幸福观教育: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中指出榜样教育是实施幸福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戴双祥在《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学生幸福》中指出新课改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应该切实关注学生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理幸福的实现,促进学生幸福应该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着力点。
“心盛”研究述评—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模型
-阅读摘编
周佳妮
苗元江,李明景,朱晓红在《“心盛”研究述评 —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模型》中解释了“心盛”这一心理状态,心盛是指一种完全、高度心理健康的表征,是积极心理健康的一种高度幸福状态。心盛理论起源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包括心盛理论积极情绪,沉浸体验,人生意义,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 5 个方面。心盛这一心理状态已应用于积极心理健康,积极神经科学,积极教育,积极心理疗法等领域。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它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心理健康的理解涉及三种模式:第一种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第二种阐释则示心理健康的一些显著特征,如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罗杰斯的“技能充分发挥”。第三种阐释把心理健康看成是不仅没有心理疾病,并且心理功能处于完善状态,例如Keyes 的心盛(flourishing)理论,强调积极心理健康。
苗元江,李明景,朱晓红指出了“心盛”的内涵,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盛”研究是对美好生活的积极探索。《心盛:积极心理学和幸福生活》(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Lived)的作者 Keyes 和 haidt 指出:研究心盛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始研究让生活更有价值并且研究一些可能的机制来提升健康级别,使个体达到富有成效的幸福状态”。Keyes则把心盛定义为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个体对待生活充满积极情感,心理和社会功能完好。Frederickson and Losada则定义心盛为:“生活在人类最佳功能范围内,即善良,繁殖,生长和心理弹性”。
同时,苗元江,李明景,朱晓红还介绍了心盛的理论来源,心盛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是关于“存在”的研究,而积极心理学中心盛的研究也是“存在”状态的一种研究,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研究。心盛的很多特质都来源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他们三人还进一步指出了心盛的结构,包括积极情绪,沉浸体验,人生意义,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
“心盛”与积极健康和积极神经科学也有密切的关系,积极健康起初关注的是风险因素而不是人的健康资本,早期的很多研究集中于消极面或者消极多于积极,直到现在,积极健康的研究才关注人类幸福问题,心盛理论对积极健康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和干预能够支持健康、成就和恢复力,并且在应对抑郁和焦虑时都能起到缓冲的作用。然而神经系统科学的重要研究都是关于疾病,功能紊乱和压力创伤的不良影响研究,很少有人了解人类心盛的神经机制。积极神经系统科学的网络建立将会改变这种现象。赛格里曼教授于 2008年建立了积极神经系统科学项目,这个项目将帮助人类理解大脑是怎样让人类心盛的。在心盛视角(flourishing)下,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是心理的繁荣昌盛,是最佳体验、最佳功能以及社会和谐,是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全面繁荣。
积极心理学对当今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阅读摘编
陈雨佳
周围在《扬善于抑恶:积极心理学对当今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底12期)一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对当前中国道德具有重要的启示。心理学具有三项使命: (1)研究消极心理, 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患; (2)致力于使人类生活得更加丰富充实, 有意义; (3)鉴别和培养有天赋的人。由于二战给人类心灵和身体的巨大创伤,心理学研究逐渐将视野局限于人类心理问题、消极情绪的研究上,忽视了如何使人活得更加积极幸福。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
教育承继着与二战以前心理学的三大使命相类似的任务, 即: (1)纠正人的缺点, 帮助有问题的人消除问题并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发展; (2) 使人更具有生产性和道德性, 即使原本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社会道德而成为社会人; (3)在对人进行鉴别的基础上使天才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样的,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把纠正错误和缺点作为教育的唯一理由和任务,那么这种教育就是消极教育。在消极取向的道德教育中,可能会导致教育效果弱化,使得教育者更多得采用挑剔、质疑、批评、指责等消极方式对待受教育者。如果教育者能看到受教育者身上的潜能, 采用积极教育,欣赏他们身上存在的良好品质, 并创造各种道德教育情境将它们发扬光大,那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仅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关系, 增强教育者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实现即时的道德教育效果, 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自尊和向善的愿望, 促使他们利用自身拥有的积极资源, 形成促进自我德性成长的强劲动力, 实现长久的道德教育效果。
班主任职业幸福的实践探索-阅读摘编
牛牛
姜红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的实践探索》(载《上海教育科研》,2013.08)一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幸福的科学研究,它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有着重要启示。同时,在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的实践中,姜红主张探索出打造温馨环境,让班主任获得职业归属感;展现个人才华,让班主任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能力素质,让班主任获得教育的智慧。
作者对其所在学校及班主任教师进行一系列实践研究,通过1.打造温馨环境,让班主任获得职业的归属,2.展现个人才华,让班主任获得成功的体验,3.提升能力素质,让班主任获得教育的智慧,提升班主任的工作积极心理倡导人们,无论是对己还是对人,都要发扬其善行和美德,发挥其力量和品质。这种理论能帮助人们建立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使人的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校管理者提升班主任的职业幸福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积极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阅读摘编
钱敏亚
吴增强、马珍珍在《积极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中指出了积极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它主要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加以研究。当今社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从问题取向转变为发展性取向,由此强调了学习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文章指出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有四点:1.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趋于积极;2.强调对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包括对人的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等的研究;3.提倡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4.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作者还提出了积极心理学对于学校来说带来的若干启示与思考。一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精神应该是由人文关怀精神引领的,体现在对学生成长需要、人格的尊重、完整生命的关怀和人生意义的关照;二是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定位是关注生命全程,特别提出心理辅导不仅要解决在学生成长中的困惑,还要培养和开发其在今后生活道路中应该具备的积极的心理潜质;三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主题深化为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要了解青少年亚文化,加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最后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拓展为多渠道的生活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生活中学会应对生活的挑战与危机,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
积极心理学-阅读摘编
庄婧怡
姜红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的实践探索》(载《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8期)一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幸福的科学研究,对于班主任队伍的建 和管理有着重要启示。在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的实践中,我校探索出打造温馨环境, 班主任获得职业的归属;展现个人才能,让班主任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能力素质,让班主任获得教育的智慧等有效策略。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其“一乐”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我们看来,教“天下英才”之“乐”一定是幸福的。但反观现实,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时代发展的变化、教育需求的多样,一些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常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难管理,工作太辛苦,报酬有点低,精神很疲惫,缺少幸福感。在教师队伍中,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更大、难度更高,职业幸福感更低。因此,我认为教师十分需要接受专业的积极心理学培训。
积极心理学有以下三个主要观点:把帮助所有人追求幸福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强调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或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追求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与爱、正义等六大美德及其所包含的好奇心、创造力、勇敢、爱与被爱的能力、公平、领导力等 24 种积极品质。一、打造温馨环境,让班主任获得职业的归属:因此,构建良好的、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对班主任的积极情绪、积极作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指导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环境的创设,协调各种影响良好人格养成的环境因素。二、展现个人才华,让班主任获得成功的体验:积极心理学启示我们,对班主任的管理,要转变约束、限制等硬性管理方式,鼓励他们展现美好的一面、优势的一面,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工作价值感和主观幸福感。这个理论启发学校管理者,应把教师的幸福和快乐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目标。三、提升能力素质,让班主任获得教育的智慧:当前班主任工作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应对学生各类问题时缺乏教育智慧的“无奈”、面临复杂事件缺乏有效举措的“尴尬”。只有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水平、教育学生的能力,才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幸福。班主任需要做到在专业培训中提升素养,在学习交流中分享智慧,在管理实践中增加技能。
数学素养-阅读摘编
盛灵婷
王娅婷,毛秀珍在《数学素养的测量及评价》(载《数学教育学报》,2017年第26卷第3期)一文中指出,国内外关于数学素养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数学素养内涵的界定,数学素养的评价;数学素养的现状;数学素养的培养。对于数学素养内涵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观点:一是强调“素质”,二是强调“能力”,目前最主流的观点认为数学素养是动态发展的。国外对数学素养的测量主要是PISA,TIMSS,NAPE,这三种测试不仅测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运用心理学知识测量。现在,为了国家的发展,中国急需一个符合国情的测量体系,学者们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对数学素养测量的探究。大部分关于“数学素养”的研究用的是量化的研究方法,现在也有运用项目反应理论的。
习惯养成-阅读摘编
胡雯雯
朱永新在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载《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1月第37卷第1期)一文中指出,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形成内化了的行为习惯。不同的学科对于习惯有不同的解释。社 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教育学等,对习惯都有自己的界定。一般认为,习惯是一个人在后天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下意识的思维方式、行为倾向和价值选择。习惯有四个基本特点:可塑性、稳定性、自动性、双向性。在习惯教育和习惯养成两个短语中,我们倾向选择采用习惯养成的表述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养成”一词有两个含义,其中一个就是指教育,因此,作为名词的“习惯养成”本意即指“习惯教育”;另一方面是因为“习惯养成”作为一个词组,属于“陈述结构”,也就是以“习惯”为内容、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习惯养成从实质上看,就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一套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动运转的系统,从而整理、规划、巩固、提升生活与生命,使生活变得有序,使生命变得和谐。
朱永新还指出,在研究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我们希望以更朴素易懂的方式体现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一理念,决定用 “习惯”一词体现这个时代的价值追求,把内在的不可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变成具体的“每月一事”项目,通过一个个可操作实施的课程,由此体系化、固定化。推进每月一事,是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也是新教育实验关于习惯养成的独特创新。“每月一事”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习惯养成,但“每月一事”确实是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方法,是学校德
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缔造完美教室的重要路径。“每月一事”项目的设计,主要从根据习纲主题、目标指向、习目专题和每月事名四个部分展开。习纲主题,指希望养成的习惯;目标指向,指希望通过习惯养成而形成的品质;习目专题,指按照递进关系把每个习目细化为低、中、高三个层次;每月事名,指适合年龄阶段的一件小事为起点。就这样从一件又一件小事出发,螺旋式上升,在生活中反复锤炼,最终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相应的品质。
积极心理学对道德教育的启示-阅读摘编
王舒羽
周围在《扬善与抑恶:积极心理学对当今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载《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12期)一文中指出中国有着悠久的道德文化传统,从国家政治的宏观层面,到百姓生活的微观层面,都有着深厚的道德浸染。中国人习惯于用道德的眼光看问题,擅长对人对事进行道德评判,伦理道德译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中,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正是因为这样以道德评判事物的标准,也深深的影响了教育层面,传统的德为先、才为后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又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品德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正因为如此,教育一直在强化德育的重要性。
周围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表达了他对实施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的看法。他指出,实施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首先需要道德教育者抱有积极的人生观,对教育者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其次,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关键在于受教育者是否具备看待自己的积极态度、超越自我的自信心和效能感。第三,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需要改变教育方式。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小学幸福观教育-阅读摘编
徐梦婷
郭颖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小学幸福观教育》(载《教学与管理》2014年9月20日)一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的核心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它强调关注人自身的美好品质和积极潜力,这样可以让人们提高自己改正缺点的能力,而且可以激发自己发掘自身潜力的能力,这对于构建基础教育中的幸福观教育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小学幸福观教育》一文中,郭颖也提出了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幸福观教育的一些启示,主要包含四个角度,分别是情绪角度、范围角度、人际关系角度、赏识和挫折教育角度。具体来说,第一,教师要注重对全体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幸福体验。中小学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加强对全体学生进行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组织中小学生团体心理活动中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原则,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也应该注意讲座内容的通俗性、生动性和针对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组织设计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等。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拓展对幸福的理解。其中着重强调教师自身要明确真正做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才是能给学生带来真正幸福的教育。在中小学进行成功教育,教师必须摒弃视成绩为成功与否的功利思想,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与学生一起制订不同的成长目标,目标要涵盖德智体美劳所有方面。第三,教师要致力于营造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创设幸福氛围。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要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组织引导促使学生完成自我学习。此外,要指导帮助学生共同创造健康向上、具有凝聚力的班级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安全感,愿意融入班级,与其他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拥有较强的集体幸福感。第四,教师应适度实施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受,以及实施挫折教育,提高中小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
数学素养的测量及评价-阅读摘编
诸隽文
王娅婷在《数学素养的测量及评价》一文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词。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解在不同学科素养之中,需要通过不同的课程共同实现。
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刻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国内外有关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4 个方面。
王娅婷从数学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以及测量工具和数据分析方法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做出详细的介绍和评述,最后基于数学素养测评方法的发展提
出一些思考。
王娅婷还指出,当前,学生数学素养的测评已经成为各国测验的研究热点和教育者关注的重点。国际测评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比较完善的测评体系,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和推广。但是,也要关注到各国都还缺乏一套适合于本国各个学段,具备统完整结构的数学素养测评体系。她认为,作为学生所必备的素养之一,数学素养决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数学素养的测量和评价上,必须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素养测评体系,并借助现代测量技术,为现代数学教育提供指导和方向。
数学素养-阅读摘编
蒋纯婷
王娅婷,毛秀珍在《数学素养的测量与评价》(载《数学教育学报》,2017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数学素养是动态发展的,是一个集合了数学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概念。马云鹏将数学核心素养概括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其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持久性;何小亚、桂德怀和徐斌艳也均概括性地指出数学素养是数学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喻平教授通过实证研究,采用大样本问卷分析得到数学核心素养的两种结构,除数学抽象、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学建模、数据处理、空间能力、问题解决等能力外,还把数学文化品格这一要素纳入其中。
目前,中国学者积极开展对学生数学素养测评方式的探索,一类是学者直接采用国际上已有的数学素养测评系统对中国学生进行施测,大多都采用了公开的PISA 试卷和问卷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另一类积极构建中国本土化的面向不同群体(如中小学生、高中生和数学师范生)的数学素养评价工具,基本思路都先将“ 数学素养” 定义为可测量的维度,再围绕测评维度编制测验工具,最后对测验数据进行分析。
从收集到的数学素养数据分析方法来看,目前大部分有关“ 数学素养” 的研究都采用了经典测量理论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也有部分研究运用了项目反应理论挖掘数据信息。
经典测验理论即经典的真分数理论,将测验观察分数表示为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和。经典测量理论是标准化考试的理论支柱,其突出的优点是: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对完整,前提假设比较弱,很容易为实际考试工作所满足;所涉及到的数学模型及参数概念和估计方法容易被人理解和掌握;所提倡的标准化技术在控制测量误差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尽管其简单易用,但是也不可避免其在数据分析和报告方面的不足。
项目反应理论分析的结果提供的信息量远远大于经典测验理论的原始分数报告,其测量也更符合实际情况。依据项目反应理论不仅可以指导测验编制,提高测验本身的信、效度质量,还能充分利用项目信息,更加准确地估计被试能力。
多维项目反应理论在实际测验中不总是适用的,对许多测验如认知诊断测验、公务员考试、表现性评估、写作测验等,多维项目反应理论都更适于分析测验和被试特征。目前对于数学素养的测验还没有应用多维项目反应理论进行诊断,但可以预见到多维项目反应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更为适用于分析“ 数学素养”这类多维特质型测验。
习惯养成-阅读摘编
谷峰
我们每天早晨大约几点起床?洗脸是用温水还是冷水?挤牙膏是用左手还是右手?上班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到了单位首先干什么事情?这一连串的行为,是精心思考以后的安排,还是不假思索的习惯使然?毫无疑问,正是习惯帮助我们选择和安排了这一切。
无数人感叹天赋的差异,教育造成的差别却远远超出先天的禀赋。无数人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却常常忽视比知识技能更为根本、更为隐形、更能决定命运的,是一种关键力量——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能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就是不完美的教育,更谈不上是什么素质教育。
我认为,从观念上开始转变,切实将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中学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从行为训练入手,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知、情、意、行。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习惯的教育。习惯通常起源于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命运的巨大能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因此我们要修筑人格的长城。
习惯养成-阅读摘编
沈赟
朱永新在《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指出:一般认为,习惯是一个人在后天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下意识的思维方式、行为倾向和价值选择。而习惯养成从实质上看,就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一套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动运转的系统,从而整理、规划、巩固、提升生活与生命,使生活变得有序,使生命变得和谐。从新教育诞生之初,即秉承着鲜明的行动哲学和田野精神。在研究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我们希望以更朴素易懂的方式体现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一理念,决定用“习惯”一词体现这个时代的价值追求,把内在的不可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 ”,变成具体的 “每月一事”项目,通过一个个可操作实施的课程,由此体系化、固定化。
在总结海门和其他实验区的经验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内外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情况,对12个习纲主题进行了适当调整,并提出了36个习目专题。我们指出的 “每月一事”,它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取向。 “每月一事”的习惯养成,所养成的不是零碎的杂乱的习惯,而是以习惯为路径,明确指向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明确指向人格塑造。通过 “每月一事”的融合,让师生的教育生活从被学科割裂变得完整,践行 “每月一事”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的教育生活。“每月一事”所梳理与提炼出的12个习纲,是一个 “完整的人”所必需具备的素养,这样 “完整的人”也就必然会创造并拥有“完整幸福”的生活。第二,它是建立在新教育理论基石之上的独特实践行动模式。第三,它契合了家校生活的节奏和儿童生命的节律。家校生活的节奏和儿童生命的节律,是设计 “每月一事”项目的经线和纬线。、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习惯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因此,习惯不仅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
——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的理论与实践-阅读摘编
吴彧
朱永新认为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形成内化了的行为习惯。习惯具有可塑性、稳定性、自动性、双向性和有序性。
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的综合体现。良好习惯是中外教育共同的优良传统,是创造幸福完整生活的重要保障,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阶梯。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习惯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习惯养成也需要不同的时间。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是教育者“培养”出来的,也是个体自我“修炼”而成的,还是外部环境“熏陶”出来的。习惯养成实质上,就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一套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动运转的系统,从而整理、规划、巩固、提升生活与生命,使生活变得有序,使生命变得和谐。
朱永新认为习惯养成是有规律可循的。习惯养成的原则,是遵循了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分别是价值澄清原则、目标明晰原则、家校共育原则、反思反馈原则、融合整合原则、持续有恒原则。养成新习惯的办法,通常分为澄清价值、设
定目标、制订计划、有效执行、相应奖惩、悦纳坚持六步。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就是改掉坏习惯。他认为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用养成一个新的好习惯来替代它。
他所推进的“每月一事”不完全等同于习惯养成,却确实是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方法。从一件又一件小事出发,螺旋式上升,在生活中反复锤炼,最终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相应的品质。“每月一事”共有十二个主题,每个主题操作一般分为五步进行。一是主题开启,营造情境;二是深度阅读,强化意义;三是实践体验,知行合一;四是充分展示,各显其能;五是反思提升,评价多元。要使“每月一事”项目卓有成效,除了在思想上对习惯养成高度重视外,还需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与操作方法。通过一个个可操作实施的课程,养成人的第二天性,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人格。
“心盛”研究述评-阅读摘编
彭思源
苗元江、李明景、朱晓红在《“心盛”研究述评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模型》一文中指出,心盛是指一种完全、高度心理健康的表征,是积极心理健康的一种高度幸福状态。心盛理论起源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包括心盛理论积极情绪,沉浸体验,人生意义,人际关系和自我实现 5 个方面,其在积极心理健康,积极神经科学,积极教育,积极心理疗法等领域均有应用,建立一个系统的测量方法是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
积极教育被定义为传统知识教育和幸福教育的结合。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它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心理健康的理解涉及三种模式:第一种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第二种阐释则揭示心理健康的一些显著特征,如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罗杰斯的“技能充分发挥”。第三种阐释把心理健康看成是不仅没有心理疾病,并且心理功能处于完善状态。
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是心理的繁荣昌盛,是最佳体验、最佳功能以及社会和谐,是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全面繁荣。
学习化社会背景下的体育素养培养问题-阅读摘编
陈曦
文章提出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学科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又要符合体育作为运动学习的特殊规律。当今学习化社会理念要求的体育教育是要构筑终身体育体系,终身体育成为现实的前提是学校体育阶段体育素养培养问题,本文从体育的知识特性、运动超越性和运动学习的主体性来分析体育素养的培养。
文章提出了1.学习化社会理念与体育学科特性。2. 学习化社会要求的体育教育改革契入点.3. 体育素养与运动的超越性。
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建立起“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改变以往“我教你学”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选择”,让学生把握运动的超越性,使学生在情绪上、乐趣上、运动技术上、道德行为上均能获得有益的学习效果。
学习化社会理念要求的体育教育改革从体育的目标来看,需要建立身心完善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以人为中心,不是以运动为中心。人是个性化存的,对于体育运动的感受,不尽相同,因此体育的首要目标是,在尊重学生的人性尊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运动技术学习中培养体育素养。其次,体育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的“自我选择”,在具体的动作技术学习过程中,可以考虑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学会纠错,学会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这种运动情境障碍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有 好处。这样做也可以改变以往过多地追求运动技术的达成以及掌握程度的非教育性要求。这种自我选择还可以体认个别的差异,掌握自我的优点,发展自我的个性,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第三,体育教育要让学生建立法的观念,遵守运动规则,避免虚伪狡诈,养成真诚性,这是社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第四,寓游戏性于体育教学,这既是运动竞技的特点,也是体育在人的素质教育中对创造性能力培养的独特方式。
扬善与抑恶: 积极心理学对当今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阅读摘编
王振林
《扬善与抑恶: 积极心理学对当今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一文主要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背景、基本理念以及其实施策略,论述了其与消极取向的道德教育的区别,明确了积极心理学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此呼吁积极心理学的推广与研究。
兴起背景:积极心理学是针对传统病理式心理学或称 “消极心 理学”而提出的。1998 年, 积极心理学运动倡导者之一, 前 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 F.P.Seligman 在题为《构建人类的优点: 被心理学遗忘的使命》一文中指 出, 心理学具有三项使命: (1)研究消极心理, 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患; (2)致力于使人类生活得更加丰富充实, 有意义; (3)鉴别和培养有天赋的人。
基本理念:积极取向道德教育首先强调的是, 关注受教育者已 具备的良好品德, 致力于受教育者在原有道德素养的基 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与成长。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受教育 者作为德性成长中的个体, 既表现出一些符合美德要求 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显现出良好品德的发展空间, 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表现出不良品行的潜在可能。作为道德教育者, 不应把眼 光过多集中在受教育者的缺点和不足上, 把主要精力放在矫正他们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上,而放弃了培养美德的主要任务, 丧失了完善德性的最佳时机。因此, 教育者在 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谨言慎行, 特别是对受教育者的初 级不良行为, 在进行批评、评定、惩罚之前要慎之又慎, 以防随意性的斥责和处罚等不当教育使他们在违规行为中 越走越远。
实施策略:实施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 首先需要道德教育者抱有积极的人性观, 对教育者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毅 力, 特别是当受教育者身上存在严重的不良品行时, 仍要 以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 相信他们有改善自我的积极 愿望和潜在能量, 这是积极道德教育的首要条件。其次, 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 关键在于受教育者是否具备看待自己的 积极态度、超越自我的自信心和效能感。第三, 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 需要扬弃消极取向道德 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比较简单、直接的,以反复提醒、批评 惩戒为主的教育方式, 采用理解、接纳、说理、赞美等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方法。
自由学习-阅读摘编
金静娴
张先彬在《自由学习: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之策略》(载《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一文中指出,学生对神秘的世界有一种不断发现的冲动和渴望。这样的好奇和探索热情是他们的天性所在,而这种天性也是他们的学习动力所在。学生的好奇心需要得到教师的保护和鼓励,同时也需要自由。教育应该给孩子一个开阔的成长空间,为他们创设自由成长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来选择属于自己的未知天地,鼓励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不断重新认识自己,成为独特的自己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张先彬还指出自由学习就是一种基于儿童天性的学习方式。学校应致力于建构宽松和谐的教育场,尽最大可能丰富课程资源。建设一个适合自由学习的知识环境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主动求异,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形成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对有意义的事物进行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好奇心开展自由学习。
习惯养成-阅读摘编
陈诗隽
朱永新在《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指出“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 ,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形成内化了的行为习惯。虽然不同学科对习惯的界定不同,但普遍认为习惯具有可塑性、稳定性、自动性、双向性的特点。习惯的养成,从实质上看,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一套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动运转的系统,从而整理、规划、巩固、提升生活与生命,使生活变得有序,使生命变得和谐。基于此,朱永新和他的团队进行了“每月一事”的教育实验。“每月一事” 是建立在新教育理论基石之上的独特实践行动模式,契合家校生活的节奏和儿童生命的节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从浅入深,由简至繁,分为12个习纲主题,进一步细化为36个习目主题,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取向。“每月一事”也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列专题高度契合。核心素养强调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注重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在“每月一事”的习纲和专题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以“每月一事”为代表的习惯养成项目,是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行动路径。
朱永新指出,习惯的养成教育者、个体自我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过程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寻,有六条原则相对比较重要,分别是:价值澄清原则、目标明晰原则、家校共育原则、反思反馈原则、融合整合原则、持续有恒原则。朱永新用培养每天运动的习惯为例,阐述了培养习惯的几个步骤:澄清价值、设定目标、制订计划、有效执行、相应奖惩、悦纳坚持。同时,改掉一个坏习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养成一个好习惯。
“每月一事”遵循习惯养成的规律,已经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基本路径和操作模式。每个主题操作一般分为五步进行:主题开启,营造情景;深度阅读,强化意义;实践体验,知行合一;充分展示,各显其能;反思提升,评价多元。而要使项目获得成功,除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意外,还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操作方法。它需要全员参与,系统设计完整,要求明确,并鼓励创新,实现重点突破和螺旋上升。
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阅读摘编
朱菲
朱永新教授在《习惯养成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行动路径》(载《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一期)一文中,就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举措——“每月一事”的理论和实践作了详尽的介绍。“每月一事”是一个具体的项目,它通过一个个可操作实施的课程,体系化、固定化地将学生内在不可触摸的“素养”,变成能够外显、可以培养的“习惯”。当“核心素养”正在成为“十三五”期间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验的“高频词”,如何落实成了重中之重。其实,无论是素质教育或者核心素养,关键是要落实到人的行为上,落实到人的习惯上。
全文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以“每月一事”为抓手,就习惯的养成展开综合论述。朱永新教授将“每月一事”项目分化为12大习惯纲目和36个专题习目,每月选择一个主题,如1月,吃饭——节约的主题;2月,走路——规则的主题等等,以节俭、守规、环保、公益、勤劳、审美、健身、友善、好学、感恩、自信、自省这些核心素养贯穿其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行动体系,成为符合儿童生命律动的教育生态系统。文章从个体成长、教育历史、教育目标、教育改革、社会环境和文明进程这六个方面,就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作了具体说明。只有充分认识到习惯养成对个体成长、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将任务落实到位。在落实中,需要遵循习惯养成的基本规律,为此,文中提出了改掉坏习惯的四步骤和有效养成习惯的五原则和六要点。
积极心理学对当今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阅读摘编
金梦诗
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心理学运动, 它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心理。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两大最新进展之一,积极心理学对当代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做出了重要的修正和平衡, 同时也对包括社会、组织、学校和家庭等影响人的积极心理形成的外在环境的改善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 不是对受教育者存在的不良品性视而不见, 而是强调, 在道德教育中, 我们应首先关注、重点强调的是受教育者身上的积极品质, 要从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出发, 通过营造积极的道德教育环境, 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资源与潜力, 并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教育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改善自身的道德品质, 并在积极品质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己的不良品行。
在道德教育领域中, 存在一个究竟主要是扬善还是抑恶的问题。抑恶有助于扬善, 但过多的抑恶, 不但可能无助于扬善而且还将有损于扬善。致力于主要是扬善而不是抑恶的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 并不是要求道德教育不再关注品德问题, 而是强调道德教育者首先和主要关注的, 应该是受教育者的积极品德的培养, 它是对过分注重品德矫正的消极取向道德教育的修正与平衡。
实施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 首先需要道德教育者抱有积极的人性观, 对教育者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毅力, 特别是当受教育者身上存在严重的不良品行时, 仍要以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 相信他们有改善自我的积极愿望和潜在能量, 这是积极道德教育的首要条件。其次, 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 关键在于受教育者是否具备看待自己的积极态度、超越自我的自信心和效能感。第三, 积极取向的道德教育, 需要扬弃消极取向道德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比较简单、直接的, 以反复提醒、批评惩戒为主的教育方式, 采用理解、接纳、说理、赞美等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方法, 而且这些教育方式方法, 既能促成受教育者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又能帮助受教育者不良品行的矫正, 这将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 需要教育者不断反省自己的道德教育实践, 并付出更多的创造性劳动。
积极心理学-阅读摘编
周颖娇
姜红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的实践探索》(载《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8期)一文中指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幸福的科学研究,对于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有着重要启示。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其“一乐”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时代发展的变化、教育需求的多样,一些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尤其是班主任,面临着比普通任课老师更大的压力,职业幸福感更低。在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的实践中,为了让班主任获得职业的归属、成功的体验以及教育的智慧,必须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这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被外界赞誉为“作为美德和力量的学科”。
姜红还指出,积极心理学有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把帮助所有人追求幸福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第二,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第三,强调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或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追求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与爱、正义等六大美德及其所包含的好奇心、创造力、勇敢、爱与被爱的能力、公平、领导力等24种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实践探索中,首先要构建良好的、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教师的人格心理、生命状态的发展中,内在因素、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环境的创设,协调各种影响良好人格养成的环境因素,对班主任的积极情绪、积极作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要帮助班主任展现个人才华,获得成功的体验。积极心理学启示我们,对班主任的管理,要转变约束、限制等硬性管理方式,鼓励他们展现美好和优势的一面,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工作价值感和主观幸福感。第三,要提升教师能力素质,让班主任获得教育的智慧。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进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或外在行为,都必须依赖自己已有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源越充足,其有意识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质量就越高。班主任在工作中经历挫折和失败,将极大损耗他们的心理资源,最终导致其职业倦怠感。只有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水平、教育学生的能力,才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幸福。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观-阅读摘编
杜燕婷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美好品质和心灵的科学,也被称为帮助人类发挥潜能和获得幸福的科学。幸福既是个人、社会的本能体现,也是个人和社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二者在人的层面得到了统一,所以教育必然与幸福关联。
积极心理学引导师生正确看待成功,拓展对幸福的理解。积极心理学指出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幸福,如果每个人真正把幸福当做毕生追求的目标,那么内心能够体验持续的幸福感便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也一直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真正做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才是能给学生带来真正幸福的教育,任一方面严重缺失,都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真正理解幸福的含义,摒弃成绩至上的功利思想,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制订不同的成长目标,无论学生在哪一方面有好的表现都应该得到认可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自信。
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阅读摘编
陆敏
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个体成长过程有重要作用,是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不可能将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语言都进行缜密的大脑思考。因此良好的习惯能简化我们的活动程序,提高生命效率。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习惯也能成为自身的一个个性特征,良好的习惯可以对自身产生可持续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反之会阻碍人的成长,影响性格的正常发展。
转而关注到人类的文明进程,良好的习惯渐变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阶梯。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一个群体成员对自身素质进行提升并且形成一个强大的社会约束网,经过长时间岁月删选的那些不成文的良好习惯模式会潜移默化着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在人类的教育改革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当今人们追求“素养”和“能力”学习的一个较好的途径。良好的习惯养成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论素养本位学习观》概念厘清-阅读摘编
唐佩璇
概念要素:
素养:不仅仅指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各种社会心里资源(包括情感和态度)满足复杂需求的各种能力。
核心素养:具体包括: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与科学技术技术基本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性与创业意识、文化意识与表达。
我的思考:
伴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带来了课纲、课程、课堂一系列变化。“学习”是什么?重新下一定义是此刻教师面对教育新形势必须思考的问题。张紫屏在《论素养本位学习观》中提出:学习即解决问题、学习即协作、学习即对话。
叩问当下课堂,难道没有“解决问题”、没有“协作”、没有“对话”吗?有,但从“素养本位”出发,对这三项学习活动有了更高的要求。
“解决问题”不等于答题做卷。课堂问题要是能再现学校情境、生活情境、工作情境,能够实现知识纵深跨越导向的真问题。问题的设置,要兼顾情景化与开放性、复杂性与生成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关注问题的品质,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群为驱动,以“素养”的培养作为问题动机。
“协作”不等于小组活动。协作是一种和谐的互动关系的建构。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学习共同体”,个体之间把握群体共同目标,有清醒的个体、群体关系意识,带有情感交流与态度表达。因此,在“协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技能是换位思考。形成“协作”关系的标准则是实现成员之间的共同理解。
“对话”不等于说话。说话相对属于日常状态,常常是松散组织的。对话有一定的主题,有展开的层次,有观点的交锋。课堂上认真倾听、反思、创造光电,使学习成为构建自我发展的过程。
学习化社会背景下的体育素养培养问题-阅读摘编
严梦婷
姜勇在《学习化社会背景下的体育素养培养问题》(载《体育与科学》,2003年第11期)一文中指出,学校体育一是增强体质(现在提出促进健康),二是“三基”,把体育教育落实在具体的达成性目标上,以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强调动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但在学习化社会中,强调的是学习的终身化,也就是学校的学习是教育,非学校的学习也是教育方式,而且对于一个个体的人来说,学校学习是短时间的,一生的大量的时间不在学校中,那么学校教育的阶段,最主要的是要进行怎样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个体人一生的意义何在,这是学习化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学校体育的学科教育问题,即体育素养的培养问题。
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性,需要学习者通过操作身体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体育素养与运动的超越性应培养学生运动中的乐趣,进行体育教育改革,使学生能参与“终身体育”。学习化社会理念要求的体育教育改革从体育的目标来看,需要建立身心完善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以人为中心,不是以运动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体现学生的主观意识,培养体育素质;同时设置“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我选择”,在主观意识支配下,主动参与体育学习;遵守运动规则,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人的素质教育中培养创造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