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坛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好课多磨”。磨课意味着用集体的智慧来重新构建教学课堂,也就是说一个教学活动,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会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不断地上、不断地改,最终要形成一种最能让学生学得通透的方法。这种重建不仅应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思维与行动中,更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磨课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它是我们教师为了获得更高的教学功效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修炼的手段。“磨课”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锻炼教师的“临床”经验。磨课活动是集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完整教研方式。因此,制定如下教研组磨课规范:
一、教研组磨课细则
为了保证磨课活动的质量,特制定教研组磨课细则:
1.教研组每学期进行两次及以上一课三研或三研以上的磨课活动。
2.在教研组的一课三研磨课活动中,同一磨课小组的教师必须参加每次磨课活动。
3.参与磨课的教师认真上好或听好每一节课,积极参与每一次的磨课发言,向执教教师提一条有价值的建议。
4.每位教师在磨课活动中,少讲套话,多提建议和意见。
5.每一次磨课后,执教教师和听课老师都应该及时反思,并撰写授后小记或听课小结。
二、磨课形式
教研组努力搭建磨课平台,创造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锻炼、学习的机会,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可以开展以下三种形式的磨课:
1.跟进式磨课——师徒结对
所谓跟进式磨课,就是围绕一节课,由某位老师执教,在“师傅”参与指导下,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地研究、探讨,再由这位老师多次重上,以期执教老师教学业务快速提高。“磨课”是师徒互帮互学最合适的形式,“徒弟”每学期至少磨课两次,每次一课三磨或三磨以上。在磨课的过程中,“师傅”是专业引领者的角色,全程参与,根据执教教师的特点,为教学活动提意见、出点子。
2.交流式磨课——教研组一课多研
一课多研就是教研组内不同的教师进行同一内容的教学,对于同一内容,发挥教研组成员个人教学风格,博采众长,在交流讨论、观念碰撞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集慧式磨课——锻造精品课
这种磨课一般是在公开课和评优课时,先由执教者初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邀请骨干教师、同科教师前来听试教课,每次说课试教后,进一步修改,以执教老师为主,其他教师一起再次共同修改教学设计,反复推敲,完善教学思路的方式。在这种磨课中,建议尽量使用摄像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便提供原始材料,让执教者与听课者通过反复观察,准确地反思教学过程,甚至可以量化地深入分析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大大地提高“磨课”的针对性。
三、磨课步骤
1.选好课题
师徒结对的磨课在选课时比较开放,可根据个人的教学特点,选择自己的强项进行磨课,磨出自己在某一领域教学中的特色,也可以取长补短,选择自己的弱项进行磨课。教研组一课多研的磨课需要同一磨课小组的教师一起选课。这两种形式的磨课在选课时共同的要求是:内容相对独立,难度比较恰当,适合教师发挥,利于学生发展。
2.备课与上课
执教者课前要认真备课,思考教学方法、学生情况、疑难问题等,根据这些制订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和教学环节。课堂中,执教教师要认真对待,发挥出自己最佳状态,把课上好。做到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组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灵活。参与磨课的教师认真听课,以书面的形式作好教学实录。
3、评课
上课之后,及时组织评课。评课分两部分,先由执教者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的优点与缺点及其原因分析等。再由参与磨课的教师对此次课堂教学做认真的分析、思考、讨论。参与磨课的每一位教师在评课过程中要踊跃发言,直面而谈。每人至少要提一点建议或意见,最后总结出此次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大家群策群力,讨论解决核心问题的方案。评课过程中,要由专人记录大家的发言,以便整理存档。
4、修改方案
执教者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一磨”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5、总结反思
一个周期的磨课结束后,要写出此次磨课的总结和心得体会。将该轮磨课的材料收集起来,分类整理。可将活动中感悟最深、最有价值的经验写成文章。要将整个磨课活动的过程性资料进行积累整理。
我们相信,随着磨课教研实践活动的全面深入,教师对校本磨课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我们的磨课教研活动也会越来越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