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周励婕
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
摘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更好地实现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笔者致力于探究如何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利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学会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品质和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关键字:积极心理学;信息技术;教学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上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健康积极地使用信息技术。
但实际教学中,教师的重点主要是在应用技能的教授,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等方面还很不到位。为此,笔者尝试将积极心理学念引入信息技术教学,希望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而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的技术应用,也要培养学生养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并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积极心理学主要有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情绪体验。当学生体验到喜悦、快乐、成功等积极情绪时,能够扩张学生思维的多面性和深刻性,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师通过以积极饱满的情绪调动课堂氛围、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设置能带给学生成功体验的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积极情绪的体验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发掘出自身的潜能。
第二个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创造积极的心理状态。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的各种能力和潜力使之成为一种必然习惯形成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发掘问题、合作探究、挑战自我,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不断创新的良好品质,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
第三个方向是将个体体验、人的积极品质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社会性,如利他行为、作为公民的美德、社会责任感等。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渗透人类日常生活、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一方面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心理特质,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明辨是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善用技术造福人类的正确技术观。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究
1、创设积极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承担着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作用。一个轻松有趣的导入有助于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还要运用积极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在注重规范性、实用性和逻辑性的同时,还要富有感染力和趣味性,使师生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共鸣,从而有效地调节课堂节奏,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课堂知识。
在进行练习时,练习难度过高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情绪,而难度太低则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基础、能力的学生,设置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作业练习,让学生在巩固提高自己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的同时,始终处于积极配合的心理状态。
2、设计积极情绪体验的教学过程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需要的满足可以使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其参与活动的投入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例如,在学习图片编辑、动画制作等能出成果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展示成果,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索学习;在学习表格等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假装不经意出现失误,由学生来发现并思考解决方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自信心。
师生互动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特质和人格尊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学生改正错误,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抵触心理;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积极鼓励、细心指导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当学生达到预期时,要充分肯定、大方赞赏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更多潜能。
3、使用激发积极品质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主要有评价、诊断和调节激励的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调节激励功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作品展示是信息技术学习成果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展示作品,不仅能体会到完成作品的成就感,还能收获来自老师、同学的肯定与赞赏。这对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幸福感有积极作用。
此外,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有着激励作用。比起老师“权威”的指导意见,学生间的评价不会引起学生过多的紧张情绪和压迫感。同时,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失败的原因、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和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信息技术的学习效果最直观的表现是能否出作品,很多学生会因为无法取得预期效果而大受打击。因此,在评价时就需要一个量化指标。量化评价指标可以明确知识掌握的程度,规范学生互评的准则。学生在与评价指标的对照中,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了清晰认识,消除“白忙一场”的不良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张红艳.积极心理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5):54-58.
[2]陆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王滟明.在哈佛听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